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引起 【北非战场】撒哈拉进攻:隆美尔沙漠之狐的华丽舞步

旅游新闻 2024-05-15 浏览(1774) 评论(0)
- N +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德国将矛头指向英国。墨索里尼判断英国本土太忙,无法维持其在非洲的广大殖民地,于是于9月派遣第10军6个师和8个坦克营的7.5万人和1200辆坦克前往埃及,企图占领整个埃及并控制苏伊士运河。起初,意大利军队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俘虏了埃及人西迪·贝朗伊,但由于补给困难,无法继续向东推进。12月,英军两个师的增援部队抵达埃及,立即对意大利军队发起反击,于11日夺回西迪·贝朗伊,并于1941年1月5日入侵利比亚。2月6日,英国军队攻占了利比亚重镇班加西,俘虏了13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在北非只是在以的黎波里为中心的利比亚西北部,随时可能被英国军队彻底驱逐出非洲。

希特勒担心“英国占领北非后,意大利会轰炸意大利城市,因此可能会退出联盟”。1941年2月3日,他决定派遣一支装甲部队去稳定那里的局势。

1941年2月12日,埃尔温·隆美尔飞往的黎波里,在那里他会见了意大利驻非洲总司令加里波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位最优秀的德国将军为自己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成就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在隆美尔抵达的前一天,德军第5轻装甲师的先头部队也已抵达突尼斯,后续部队正在陆续运往北非。希特勒向隆美尔承诺,他将给他两个装甲师组建一支“非洲军队”,以帮助意大利军队阻止英国的前进。不久前,德国空部队还前往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帮助意大利海军保护从意大利到利比亚的海上运输线。

在英国方面,由于英国军队在北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而希腊战事危急,英国驻北非陆军总司令韦维尔将澳大利亚陆军第6师调往希腊,并将英国陆军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整修,由刚从英国调来的第2装甲师接替。就训练和装备而言,这个师远不如第7装甲师,师长是一个几乎没有战斗经验的指挥官。韦维尔想在非洲战场上的“垃圾时间”锻炼这支年轻的队伍。

通过情报部门的汇总,英国方面已经得知德军将向非洲派兵,但这并没有引起韦维尔的足够重视。他认为德军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将两个师的部队和装备运送到的黎波里,因此他们不会在1941年的春天和炎热的夏天发动进攻。然而,韦维尔只说对了一半。德军在北非集结确实花了很长时间,第15装甲师甚至计划在5月中旬奔赴战场(实际上该师是在4月中旬抵达战场的)。第五轻装甲师早些时候抵达的黎波里,但也比计划推迟了。韦维尔没有猜中,但隆美尔没有等到所有部队集结完毕就开始了进攻。

当隆美尔在等待他的部队时,德国参谋长哈尔德警告隆美尔在第15装甲师于5月抵达之前坚守目前的防线。如果它成功了,我们可以直接进军利比亚东部(昔兰尼加),但不要攻击班加西。

展开全文

1941年2月24日,在诺菲利亚以东121公里处,第五轻装甲师第三侦察旅与英军第二装甲师的坦克发生交火。尚未组建的“非洲军”摧毁了3辆英军装甲车,俘虏了3名英军士兵,自身毫发无损。这是德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在北非的第一次交锋。隆美尔对这场战役的结果有些吃惊。英国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所以他决定违背德国总参谋部的命令,加快德军的进攻节奏。

3月24日,隆美尔率领第5轻装甲师第3侦察旅和意大利军队试探性地进攻阿吉雷,很快他们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攻占了这座要塞。3月30日,非洲军队占领了梅尔沙·布里加,4月2日,他们占领了阿吉·达比尔。

随后,隆美尔放弃了“不分兵”的传统军事原则,将德意军队分散成三个纵队,每个纵队都配备了由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运输的步兵。一路由德国第五轻装甲师的侦察部队和意大利陆军的一个师组成,向班加西挺进。一路是德军第5坦克团,向阿克达尔山脉推进;第一条路线由德国第5轻装甲师和意大利第1陆军师的主力组成,绕到阿克达尔山脉以东。

4月4日,英国军队放弃了班加西,撤退到浴血狂沙。此时,隆美尔坚信英国军队正在重演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一幕。因此,他命令部队大胆前进,大胆插入,不给英国军队喘息的机会。4月9日,第15装甲师提前抵达战场(该师师长普利兹第二天被英军反坦克炮弹炸死)。4月11日,德军推进到浴血狂沙,包围了要塞,其中一个推进到埃及边境,并占领了哈尔法特山口,为东进埃及做准备。此时,德国军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向东推进了1600多公里。

浴血狂沙位于利比亚东北部,是地中海南岸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德国军队的补给基地特里波利和英国军队的补给基地埃及亚历山大之间。谁能控制这个地方,谁就能大大缩短自己的补给线,扩大进攻距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人在浴血狂沙建造了许多建筑,努力把它建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城市。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浴血狂沙已经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由两条环形防线、几个永久性防御工事和地下隧道结构组成。然而,当英国军队在1941年底至1941年初袭击意大利军队时,意大利军队轻易放弃了这里,这成为德意联军日后东进的重要障碍。

4月12日,战场上狂风大作。隆美尔利用风暴的掩护袭击了驻扎着3万名英军的浴血狂沙,但遭到了英军的顽强抵抗。下午3点,风暴减弱,德军坦克暴露在守军的视线之内。第5装甲师师长施特莱切请求停止进攻,遭到隆美尔的拒绝。到当天傍晚,进攻部队的坦克损失了3/4,只剩下40辆,德军的进攻被打退了。

4月27日,德国陆军副参谋长保卢斯(他是在斯大林格勒向苏军投降的第6集团军司令)飞往北非前线。保卢斯和隆美尔是多年的朋友。此行的目的是调查北非前线的战斗情况,因为参谋长哈尔德一直担心隆美尔太冒险。

4月29日,保卢斯记录了北非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当晚6时30分,经过炮兵和轰炸机的一番轰炸后,德军坦克和步兵从南北两侧向目标山发起进攻。他们从山后占领了209高地,然后转向进攻浴血狂沙。进攻队以5公里宽、3公里深的楔形队形冲进环形防线。夜间,配备喷火器的野战工兵冲上前去喷射火焰,迫使附近据点的盟军跑出来。”

第二天早上,炮兵继续轰炸该地区,隆美尔在缴获的掩体之间穿行,像前线步兵一样匍匐前进。尽管隆美尔派出了更多的援军,双方一直僵持不下。5月4日,为了扩大战线,非洲军队付出了最惨重的伤亡,超过1200人死亡、受伤或失踪。保卢斯命令隆美尔停止进攻。在返回柏林之前,他坚持要求隆美尔继续防守,直到供应短缺得到缓解。

5月15日拂晓,英国在埃及边境发起了进攻。负责这个方向的意大利军队在战斗中从哈尔法尔撤退。英国坦克向利比亚推进十几公里后,遭到了意大利军队的顽强抵抗。第二天早上,隆美尔派出第8装甲团第1营和一个高射炮队进行支援,并对英军侧翼发动突然反击,摧毁了18辆英军坦克。英军不得不在下午撤退到哈尔法尔。

5月26日晚,隆美尔再次命令克雷默的第8装甲团及其支援部队从西南方向进攻哈尔法牙山口,同时让第104步兵团的一个营从东北方向发起正面进攻。步兵冲上蜿蜒的道路,徒手与守军展开了战斗。几个小时后,他们夺回了哈尔法的下巴。

6月中旬,英国人试图夺回哈勒法河口,解除对浴血狂沙的包围。中路的坦克团全部装备了“玛蒂尔德”重型坦克,德军反坦克炮无法穿透其装甲,这使得英军坦克在德军阵地上疾驰并来回翻滚,将德军反坦克炮粉碎,德军炮兵四散奔逃。在北部,德军阵地也被马蒂尔达坦克碾压。隆美尔知道,如果没有办法阻止英军的重型坦克,德军只能大踏步撤退。第二天,隆美尔命令士兵将88毫米高射炮的炮管压扁。当英军重型坦克进入射程时,88毫米高射炮发射的炮弹瞬间摧毁了英军重型坦克,战场局势顿时逆转。第5轻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立即转向反击。

双方继续在埃及边境战斗。虽然他们可以阻止对方的进攻,但他们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战场再次平静下来。

隆美尔因为在北非的战功得到晋升,成为德国陆军最年轻的将军。英国驻北非陆军总司令韦维尔被解除职务,调往印度担任英印两军总司令。他在那里的表现也很糟糕,奥钦莱克接替了韦维尔。

1941年下半年,英国利用几个月的喘息时间,向北非派遣了大批军队。西沙漠军(尼罗河军)扩编为第8集团军,由坎宁安担任军长,奥斯汀指挥的第13集团军和诺里指挥的第30集团军总兵力超过11.8万人,坦克924辆。

德军也利用这段时间补充兵员。隆美尔的非洲军被扩编为非洲军团,第5轻装甲师被改编为第21装甲师,以及新组建的“非洲师”和第90轻装甲师。他的司令部还包括6个意大利师,其中一个师是装甲师,总兵力约10万人,坦克522辆。虽然德意联军的实力与英国军队不相上下,但坦克数量远不如英国军队,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意大利军队的老式坦克,因此在战场上根本无法与英国坦克对抗。此外,英国陆军第八集团军得到了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和陆军航空兵空的1072架飞机的支援,只有344架飞机支援德意联军。

随着部队的补充,英国陆军决定发起代号为“十字军行动”的新攻势。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营救被围困在浴血狂沙的英军,然后夺回昔兰尼加,最后占领黎波里。

1941年11月18日,英国陆军第7装甲师的第7和第4装甲旅对浴血狂沙以东的德国和意大利装甲部队进行了钳形攻击,第22装甲旅从贾格布地区向阿吉达比尔进行了辅助攻击。由于战术上的出其不意,英军当晚攻入利比亚纵深80公里。一向对战场形势非常敏感的隆美尔这次判断失误了。他认为英国的袭击只是为了“骚扰德国人”。虽然他的部下比隆美尔清醒得多,但克伦威尔还是命令第15装甲师进入沙漠腹地,以应对英国可能发动的进攻。

第二天,第七装甲师占领了浴血狂沙以南约16公里的西迪雷泽格。20日,英军完成了对德意联军的包围。得知英军意图后,隆美尔命令克伦威尔率领两个装甲师进行反击。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的损失都非常惨重。德军一个步兵团的各级指挥官全部阵亡,最后团部一名中尉军衔的副官承担了全团的指挥任务。在这样不计代价的反击下,英军的攻势被遏制住,开始撤退。战场上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双方都心照不宣地补充了油料、弹药和物资。

11月25日,德军先发制人,隆美尔的指挥车冲在了第21装甲师的前面。下午,德国军队抵达与埃及的边境,后面被一支德国攻击队拖进了60多公里。德军的突然袭击完全无视侧翼安全,导致英国陆军第30军处于混乱状态,向东溃败。德国人返回浴血狂沙,因为他们耗尽了燃料和饮用水。

11月29日,迅速得到补充的英军转入进攻。这一次,德军没有后备力量。在发起一次无力的反击后,隆美尔命令部队于12月4日向西撤退到浴血狂沙以西70多公里的加扎尔哈防线,与围困浴血狂沙的部队一起撤退。至此,被围困了242天的浴血狂沙要塞脱离了危险。

新的德军防线以加扎尔哈为中心,向西南方向延伸约64公里,是德意盟军预先构筑的后撤防线。在防线前沿3公里范围内设置反坦克壕沟,壕沟内种植茂密的骆驼刺,以断续墙构筑多个反坦克射击工事和掩体。在防线内,建造了数十个掩体、弹药储存洞穴和交织的战壕,以相互覆盖。

紧随追击的英国陆军第7装甲师兵分两路向德军防线猛冲,而第22装甲旅和第7装甲旅则在德军的防守下进展缓慢。随后第4装甲旅投入战斗,迅速将德军防线切割成两部分。在接下来几天的混战中,双方都损失惨重,德军不忍与英军交战,只好撤退。不久,德军放弃了昔兰尼加半岛和班加西,撤退到的黎波里。

在撤退途中,意大利最高统帅部总司令飞往北非。他见到隆美尔的第一句话就是:“昔兰尼加的丢失对意大利来说无疑是一颗政治炸弹!”隆美尔立即回答说:“的黎波里的丢失将是一个更大的炸弹。”两人不欢而散。不仅如此,第21装甲师师长西尔科和第90轻装甲师师长苏也在撤退中阵亡。

1942年1月初,德军撤退到阿吉拉尔,战线基本恢复到1941年2月的状况。在这里,隆美尔终于得到了新的部队、坦克和补给。在抵达阿吉拉尔后,英国军队解除了对浴血狂沙的包围,收复了昔兰尼加半岛,并以17700人的伤亡代价消灭了33000名德意盟军(13000名德国人和20000名意大利人)。德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每个单位的力量都还在,他们的筋骨没有断。由于远离后方补给基地,英军无法继续进攻,双方在利比亚西部形成对峙。

1942年1月5日,停泊在的黎波里的车队带来了54辆坦克,这无疑是对隆美尔的鼓励,隆美尔在10个月的战役中损失了90%的装甲。当这些新的部队和装备抵达阿圭拉时,隆美尔的情报官员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通过偷听美国驻开罗军事参赞发给华盛顿的无线电报告,得知英国军队很脆弱。在沙漠中追击德军使他们的补给线过于紧张,德国空军队对班加西的狂轰滥炸使他们无法使用附近的港口。此外,日本在12月7日参战还迫使英国从北非向马来西亚和其他受威胁的亚洲殖民地派遣了一些飞机、坦克和两个整步兵师。

隆美尔决定在1月21日发动进攻,在此之前,英国人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恢复他们的优势,甚至将英国人追至埃及内陆。

在进攻之前,隆美尔实施了一系列欺骗措施,故意散布他打算西进的谣言,并通过大胆地将大量运输车队转移到后方来迷惑英国军队。1月20日晚,隆美尔命令他的部下烧毁沿海的一些老房子和附近的船只。突然,火焰熊熊燃烧,这清楚地表明他要撤退了。当英国情报人员通过无线电向开罗报告这一消息时,英国人确信隆美尔确实在准备全面撤退。

1月21日早上8点30分,隆美尔派出两个纵队在德军空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发起进攻。

1月28日,德意联军重新占领了班加西,然后横扫整个昔兰尼加半岛,并推进到距离浴血狂沙64公里的地方。但这一次隆美尔并不急于进攻。他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补给,他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况且英军在德意联军留下的加扎尔哈防线基础上,构筑了更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这里可以得到充足的后勤保障,坦克数量也优于德意联军,战场上再次出现了微妙的平衡。

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非洲军团的补给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德国四个师都进行了补兵,并重新任命了指挥官。德军空陆军元帅兼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在地中海取得优势,可以保证隆美尔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解除德意联军的后顾之忧。5月26日,来自德意联军10个师的约13万人、610辆坦克和600架飞机发动了“威尼斯行动”,向浴血狂沙和埃及方向突然推进。他的对面是英国第八集团军五个师三个旅坚守的加扎尔哈防线。他们装备了1270辆坦克和604架飞机。

下午,德意联军开始从正面进攻加扎尔哈防线,战场顿时扬起漫天尘土。这实际上是由一辆装有飞机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卡车拐弯抹角造成的。只有两个坦克营真正从正面发起进攻。

当晚20时30分,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的主力和一支意大利军队向南转移。第二天凌晨3点,他到达了离浴血狂沙40公里的地方,这是Gazalha防线的侧翼。随后,隆美尔开始进攻浴血狂沙南部的比尔哈穆凯,“自由法国”第一旅负责保卫这一要塞。在接下来的10天里,4000名法国军队遭到了德国军队的猛烈攻击,德国空军队出动了1000多架次飞机轮流轰炸要塞。8日,要塞开始断水。9日,要塞重炮阵地被摧毁。11日,德军终于冲进要塞,2700多名法军被俘。比尔·哈·穆凯倒台后,英国的加扎尔哈防线受到动摇,不得不于14日撤出该防线。

在浴血狂沙的方向上,隆美尔向他的部下发出了命令:浴血狂沙!都是为了浴血狂沙。

6月19日,德军再次包围了浴血狂沙。20日凌晨5点,德军对浴血狂沙发起了总攻。与此同时,凯塞林的空军队从西西里岛、希腊和克里特岛起飞,依次轰炸浴血狂沙,引发了一连串的雷区爆炸。9点钟,德军闯入英军的核心阵地。此时英国军队惊慌失措,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那天晚上,德国人占领了浴血狂沙要塞,要塞指挥官克洛普和33000名英军被俘。

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军队不仅以更高的战术素养击败了装备和数量更为优越的英国军队,而且意大利军队在北非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提高了自信心。

浴血狂沙失守后,英国军队的形势岌岌可危,亚历山大港附近的阿拉曼防线此时非常脆弱。北非战败的消息传到英国时,丘吉尔说:“这是我在战争期间遭受的最严重的打击,这不仅在军事上无法接受,而且严重损害了英国军队的声誉。”

在浴血狂沙短暂停留的两天里,隆美尔得知自己被晋升为元帅。但此时,隆美尔正在考虑如何说服他的元首暂停进攻,因为非洲军团的进攻力量已经消耗殆尽。他如实报告了德军在北非的情况,希望尽快得到新的补充剂,给英军最后一击。此时,德军在东线的乌克兰和北高加索与苏军进行了决战。不久,斯大林格勒战役在那里爆发,德国的战争物资和军队被转移到那里。希特勒命令隆美尔立即向埃及推进,不要等待援军的到来。

6月23日,德意联军越过埃及边境进入埃及。6月26日,埃及马特鲁港被包围。28日夜,英军停止抵抗,6000名守军沦为俘虏。尽管部队相当疲惫,但隆美尔并没有让部队休息。他想在英国军队得到新的补给之前将他们完全赶出埃及。而且他们距离英国的亚历山大港只有60公里。

6月30日,德意联军逼近阿拉曼附近的英军阵地。北非英军总司令奥钦莱克命令他的助手在尼罗河三角洲组织一条新的防线。他决定在必要时放弃阿拉曼和亚历山大港,退守尼罗河三角洲腹地。到7月3日,德军投入了最后的力量,第15装甲师只剩下15辆坦克和200名士兵。整个非洲军团只有50辆坦克,但按照规定应该是870辆。

隆美尔被迫命令停止进攻,北非战线又一次平静下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