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海外人士来中国为“不见天日”买单

旅游新闻 2024-05-29 浏览(1015) 评论(0)
- N +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九期。

武康路是喜欢城市漫步的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在网络名人的这条路上,创意中国茶叶店“茶是花”的老板薛先生发现,最近来了一波外国游客的小高峰,国内流行的扫码支付也在外国游客中流行起来。

移动支付成倍增长。

中泰进入“双向免签时代”后,泰国“00后”Opa走了一趟。在这次上海自由行中,奥珀尔发现,从浦东机场打车、在便利店买水、在小面馆吃面和在南京路购物,一路上都可以使用手机上的TrueMoney,消费非常方便。

泰国游客在中国扫码支付消费

在北京,许多小商店把扫码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的标志并排放在柜台上。东城区文创的老板王静注意到,一些年长的外国游客习惯刷卡,许多年轻游客喜欢体验移动支付。留学生伊莎娅用扫码支付购买了她最喜欢的刺绣:“最近,支付平台上的多语种翻译功能可以轻松下单,支付更加方便。”

在广东,为了让游客感受到中国支付的友好和便利,中国银联在广州白云机场T2国际到达站的“海外客人支付台”旁边建立了一个熊猫主题咖啡厅。咖啡店已完成受理外卡外包支付的改造,全面支持银联、Visa、万事达等银行卡、银联境外合作钱包等支付方式。

来自约旦的拉法特刚下飞机就看到了远处的大熊猫。他很高兴和熊猫合影。当得知可以用一元钱买咖啡时,拉法特更加惊讶:“现在用约旦的银行卡直接付款就像在自己的国家一样方便。我期待着下一次中国之行!”

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它:“一部手机到处旅行,在中国支付非常滑。”“多种支付方式让我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

数据显示,3月外国人通过支付宝在中国的累计交易金额较去年增长近10倍,交易笔数增长近8倍,活跃用户数增长近6倍。微信支付外卡业务日均交易金额较去年7月外卡服务升级前翻了一番,日均交易笔数增长了4倍多。

优化支付服务时

随着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努力打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堵点。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高支付便利度的意见》,提出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在华外国人等群体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互为补充,进一步提高支付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便利外国人在华使用移动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将从三个方面出台针对性措施: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定效率;简化认证安排,同时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指示主要支付机构将来华外国人移动支付单笔交易限额从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将年度累计交易限额从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空港口城市,上海也是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学习和旅行的第一站。正着力形成以移动支付为主体、银行卡支付为重点、现金支付为底层的新型支付服务体系,推动支付“上海方案”不断优化。

针对入境“最先一公里”,中国银联与蚂蚁集团联合在浦东、虹桥国际机场设立支付便利化示范服务点,配备双语服务人员,及时解答外国人关于信用卡刷卡、ATM取现、现金兑换、移动支付、绑卡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希望上海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支付便利化措施落地见效。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聚力补齐短板弱项,让支付服务更有温度、支付便利更广泛。

半月谈记者:桑桐和丁汀。

来源:半月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