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日本有几千例“食人菌”。你能在不久的将来去日本旅行吗?

旅游新闻 2024-06-19 浏览(570) 评论(0)
- N +

热点问答|日本正在蔓延的“食人”传染病是什么?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感染)病例已超过1000例,达到1019例,超过去年的941例,创下历史纪录。

这种听起来很可怕的感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今年案件这么多?如何预防“食人族”感染?

什么是“食人族”感染?

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数据,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突发性感染性休克。初期症状一般为咽痛、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低血压等败血症症状,随后可出现软组织病变、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衰竭。患者从出现症状到休克、多器官衰竭仅需24至48小时,死亡率高达30%,因此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族”。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感染)患者数量最近在日本激增。目前情况如何?会不会进一步扩散?哪些群体易受影响?近期打算去日本旅游的人还能去吗?

━━━━━

“吃人的细菌”在日本蔓延,感染病例数以千计。

尚不清楚患者人数激增的原因。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日本今年报告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俗称“食人”感染)病例已超过1000例,达到1019例。

据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介绍,由于该病死亡率相对较高,超过30%,常伴有手脚坏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族”。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当天发布的6月3日至9日的周报显示,截至9日,日本今年已确诊1000多例“食人者”感染病例。其中,东京今年确诊150例,为中国最多,其次是爱知县和埼玉县。

展开全文

▲2023年6月29日,人们走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以来,“食人菌”在日本的传播速度明显快于往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日本的报告病例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病例数。去年,日本共报告了941例疾病感染病例,是自199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日本媒体报道,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虽然很多人感染后不会出现症状,但一旦细菌侵入血液或肌肉等组织,就可能引起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最初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等。,然后病情迅速发展为血压下降,数十小时内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甚至休克。

现阶段,尚不清楚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患者数量激增的原因。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教授菊池铉推测,这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增加有关。他指出,很多患者是因为脚上的小伤口或溃疡而感染这种病菌,所以如果手脚有伤口,就要及时治疗。如果病人手脚肿胀在两三个小时内迅速恶化,立即叫救护车。

━━━━━

「食人族」有什么特点?如何传播?哪些群体容易感染?

日本“食人族”感染人数再创新高,引发广泛关注和担忧。它有什么特点?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威胁?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食肉菌”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重症综合征,又称“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主要通过人体接触和空空气飞沫传播,死亡率高,常伴有手脚坏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肉菌”。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教授表示,这种菌株最早是在英国发现的,现在已经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造成了剧毒感染。东京传染病对策中心的专家表示,最近的病例大多不是通过伤口感染,而是通过飞沫传播,可能是毒性比原来高9倍的变异株“M1UK”。虽然死亡率高,但早期就医还是可以治疗的。

“食人菌”的传播途径一般是通过鼻腔、咽喉黏膜的飞沫传播和通过伤口的接触传播。专家指出,这种细菌感染的初期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因为病情发展很快,如果出现高烧或伤口肿胀扩散很快,就要马上去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说,“食人菌”其实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细菌,但是在这种A群链球菌感染中有一些罕见的细菌,会引起一种叫做坏死性筋膜炎的疾病,即人体内的筋膜组织会在短时间内被这种细菌破坏。虽然A群链球菌引起的重症病例死亡率高,但临床上重症病例的比例其实很低,所以并不是所有感染链球菌的病例都会引起高死亡率。

清华长庚医院感染科主任林明贵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有伤口或皮肤溃疡的人。如果身体健康年轻,没有皮肤损伤和基础疾病,感染的概率低。但如果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则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感染,或身体接触、皮肤损伤等。最重要的预防是做好防护,注意安全距离,勤洗手。”

“目前主要是老年人要注意加强预防。如果老人身上特别是脚上有小伤口或溃疡,家属和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或溃疡的清洁,并经常消毒,以促进尽快愈合;如果出现脚肿、高烧,应尽快去医疗机构就诊。”赵薇说。

━━━━━

这种病原体会进一步传播吗?

我们还能去日本旅游吗?

赵伟告诉记者,日本流行的“食人”感染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β溶血性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和空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通常无症状,少数可渗入血液和肌肉。最初的症状包括发烧和发冷,偶尔会导致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严重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肢体坏死。事实上,这种细菌在临床上很常见。虽然“食人菌”感染导致的重症病例死亡率较高,但重症病例比例很低,且患者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广大市民不必过于恐慌,长期影响有限。

王新宇告诉大家,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勤洗手,避免接触潮湿环境和生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其次,加强科学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日本“食人菌”的认识和认知,也是关键。

清华长庚医院感染科主任林明贵表示,计划去日本旅游的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建议有危险因素的人近期不要去日本。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是直通车、看看新闻、新京报

标签: